舍弗勒,这家起源于1946年的德国精密轴承制造商,正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蜕变为全球领先的机电一体化科技公司。
这份由民生证券发布的深度报告,为我们揭示了舍弗勒如何在智能电动与人形机器人两大浪潮中,找到自己的新坐标。
1965年,投资成立LUK公司,进军离合器领域,这是其第一次关键的战略突破。
1989年,收购FAG,整合了球轴承技术,奠定了其在轴承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。
此后的每一次资本动作都极具战略眼光:2008年收购大陆集团46%股权,布局汽车电子;2022年收购Ewellix,强化线年对纬湃科技(Vitesco)的合并,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转型之举。
这次合并将舍弗勒的精密机械制造能力与纬湃科技的电子、软件和功率电子优势完美结合,使其从“汽车与工业产品供应商”跃升为“专注驱动技术的科技公司”,成功构建了覆盖“驱动技术全链条”的解决方案,形成了电驱动、动力总成云开官网与底盘、车辆全周期服务、轴承与工业解决方案四大事业群。
尽管过去几年因电动化转型投入巨大、并购整合及原材料涨价等原因,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承压,但其营收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。
特别是中国市场,销售额从2014年的14.67亿欧元飙升至2024年的34.44亿欧元,十年增长135%,成为其第三大市场和核心增长引擎。
这背后是其“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”战略的成功,中国区拥有17座工厂和6大研发中心,安亭更是其德国总部外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。
其电驱动产品线全面覆盖,从高压PCB嵌入式功率模块(显著提升逆变器性能与可靠性)、平行轴三合一电桥(采用创新T形架构,优化平台化需求),到分布式驱动方案,包括双电机电桥、轮毂电机、eTV电桥和eLSD。
尤其是轮毂电机,已实现特种车辆量产应用,并计划2025年在太仓投产商用车版本。
其智能后轮转向系统是全球首款采用行星滚柱丝杠的量产方案,能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灵活性与高速稳定性。
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(e2HPS)满足ASIL-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,已在重卡领域实现量产,为未来线控转向铺路。
可变阻尼减震器和电动主动悬架系统,则通过电磁液控技术,实现了对车身姿态的毫秒级精确控制,大幅提升舒适性与操控性。
舍弗勒凭借其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百年积淀,正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“全栈Tier1”。
其布局覆盖了机器人关节所需的全部核心部件:高刚性、轻量化的XZU系列角接触滚针轴承和XSU系列交叉滚子轴承;高精度、高扭矩的RT系列谐波减速器;高承载、大扭矩的PSC系列行星减速器;以及高性能的Ewellix行星滚柱丝杠。
更重要的是,它能将这些部件集成为一体化的关节模组,为机器人厂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2024年,舍弗勒战略投资美国仿人机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,并计划在其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Digit,这不仅是对其自身智能制造的升级,更是对其机器人技术商业化能力的最好证明。
综上所述,舍弗勒的成功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:优质赛道(如电动化、智能化、机器人)和优质客户(如特斯拉、宝马)是孕育巨头的土壤。
其“内生研发+外延并购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以及从单一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路径,值得国内企业深思。
在智能电动和人形机器人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面前,中国企业有望借助“中国速度”和“性价比”优势,复制甚至超越海外巨头的成长轨迹,诞生属于中国的全球零部件巨头。
原文标题:2025-09-26-民生证券-民生证券-汽车行业海外零部件巨头系列九-舍弗勒:机器人全栈Tier1 创新、并购、机电一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