亿欧汽车独家获悉,时代智能近期开启了首轮外部融资,融资规模为20亿元,投前估值约90亿元。
时代智能,全称“宁德时代(上海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”,成立于2021年,提供以电池为中心的滑板底盘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服务。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时代智能都是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,2023年11月虽然也曾引入新的投资主体,不过都是宁德时代的相关公司。
作为智能底盘领域的明星公司,又背靠宁王,时代智能获得了外部资方的火热追捧。
“要求1亿起投,现在进去的都是大国资。”知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,90亿元的估值也不算特别高,因为和净资产相差不太大,而且第一轮投“肯定也是最划算的”。
工商信息显示,今年7月14日,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创致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”从宁德时代处受让了后者持有的时代智能9.99%股权。
有一级市场人士表示,宁德时代是“真着急了”——这些钱并不好拿,既然拿了,就是正儿八经想要做事了。
相比于传统的底盘,滑板底盘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成——将驱动、制动、转向等关键部件全都集成在底盘上,使底盘成为一个标准化零部件,由此可实现上下车身的独立开发。
不过,滑板底盘并未从概念走向现实。直到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到来,三电系统成为汽车的核心,智能化需求逐渐明朗,滑板底盘迎来了商业化落地的机遇。
公开信息显示,2018年起,宁德时代就开始了滑板底盘的基础研究,在管理层内部讨论中,滑板底盘是电池技术路线演进、成组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向之一。
之后,他们研究如何将此项技术落地,于是在2021年成立了子公司时代智能,作为宁德时代由动力电池向滑板底盘业务延伸的运营主体。
不难理解,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,在传统滑板底盘的基础上,整合的是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,除了滑板底盘的优势之外,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还有望显著节省车内空间、降低能耗、提升续航里程等。
当然,从合作客户的角度看,更实际的功能价值是降低整车开发成本,以及提升开发效率。
车企若采用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,12-18个月内便可开发出一款全新车型。而目前,极致压缩开发周期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,从立项到量产也需要2年左右。
早期,宁德时代滑板底盘的市场开拓重点在乘用车公司,当时的核心思路是,通过打造一些标杆案例,来撬动更广大的市场需求。
2023年1月,时代智能就成功拿下了一家客户哪吒汽车,同期也启动了在江西宜春的工厂建设。
2024年8月,哪吒S猎装版上市,当时便发布了采用时代智能CIIC智能化底盘的版型,原计划于当年11月量产。
2024年12月,主打高安全性的滑板底盘产品“磐石底盘”发布,阿维塔是首个搭载磐石底盘的新能源品牌。
据界面新闻,时代智能在成立伊始制定了“531”计划,即第一年组建团队并设定整体规划,第三年落地产品,从第五年起,每年为2-3家整车厂配套滑板底盘。目前,时代智能的团队已有约600人。
有知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,曾毓群已经明确表态,希望能够“尽快实现规模化”。
去年年底以来,时代智能明显加快了对外合作的节奏,与北汽新能源、江淮钇为、T3出行等签订了合作协议,宁德时代作为母公司,也积极与百度、蚂蚁&哈啰、长安马自达、东风日产等达成了战略合作。
由于底盘集成了制动、转向等核心功能,可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、舒适性和稳定性等。如果说智能化配置是车企的灵魂,那么底盘可以说是车企的肉体,绝大多数汽车公司并不愿意让渡该部分。
因此,出行公司、robotaxi是实现滑板底盘规模化应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。
虽然出货量已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,但经过了这几年的高速增长后,宁德时代也不得不承认,增长空间并不会无限扩张。
一方面,动力电池行业多年发展和锤炼后,各电池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已经在不断缩小;
另一方面,在智能电动汽车白热化竞争的背景下,成本已经成为车企采购电池的核心诉求,而一向以质量取胜的宁德时代在价格上并不占优。
为了寻求更低价的动力电池,以及维护自身的供应链安全,不少之前在宁德时代上押注重心的车企,已经不同程度地将电池供应的重任倾斜给了其他厂商。
以长期与宁德时代绑定颇深的蔚来为例,其先后引入了中创新航、欣旺达等电池厂商,不仅蔚来主品牌有中创新航的电池包供应,在即将上市、被寄予厚望的乐道L90上,那款厚度仅116mm的极薄电池包,也是联合中创新航开发的。
见微知著,反映到数据上,宁德时代的装机量虽然仍在扩大,但增速已经放缓。过去一年,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提升仅2个百分点,而今年上半年又“掉落”到43%的水平。
目前,宁德时代的境外收入占比在三成左右,但宁德时代已先后在德国、匈牙利、西班牙等地规划了200GWh左右的产能,去年年中,德国和匈牙利的两座工厂已经投入运营。
今年5月,宁德时代在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,新募资46亿美元,为海外产能扩张、国际业务拓展以及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充足的“弹药”。
接近宁德时代的知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,在海外市场,宁德时代正在追赶LG新能源。
“虽然宁德时代在总量上已经是第一,在欧洲市场上也是刚领先一些,但是在美国等其他市场,中国企业的打法还是不太一样,不如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有经验。”
前几年,宁德时代就已推出了无模组的动力电池包(CTP:Cell to Pack),其技术亮点是跳过模组,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,滑板底盘则是进一步将电池包直接整合在了底盘上(CTC:Cell To Chassis)。
某种程度上,宁德时代还是将滑板底盘的价值回归到了电池本身——磐石底盘发布时,打出的卖点并不是底盘性能如何,而是电池老将“叠甲”之后Kaiyun官方入口可以达成的极致安全。
在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创新上,除了滑板底盘之外,宁德时代也在寻找其他的增长方向,比如换电。
与滑板底盘类似,换电业务也可以理解成,将动力电池这个相当标准化的产品“包装”进了新的体系,又成了一桩新生意。
同样在去年底,宁德时代举办了换电生态大会,在两年试水运营之后,宁德时代宣布要在2025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,未来则要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建设3万座换电站。
一座换电站可配置数块或十余块电池包,一旦换电体系铺开,宁德时代的电池出货量将迎来可观增长。
不过,无论是滑板底盘还是换电,都是尚未被验证过的商业模式,宁德时代即便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充沛的生态资源,将这些业务跑通也并非易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