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开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-陪伴每一程

【财经分析】美国25%汽车关税落地:底特律“三巨头”难逃受损我国零部件企业面临挑战-云开官网
云开官网

行业动态

【财经分析】美国25%汽车关税落地:底特律“三巨头”难逃受损我国零部件企业面临挑战

2025-04-14 03:01

  新华财经上海4月10日电 美国对所有贸易国家加征的“对等关税”这几日在征收和取消间发生戏剧性变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汽车及零部件被美国政府单列出来,此前该行业被“豁免”于“对等关税”,而是普征25%的额外关税,但目前未被取消。

 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的25%的关税已于4月3日生效,对汽车零部件加征25%的关税将于5月3日生效。

  行业分析师表示,很少有汽车制造商能够不受25%的新关税影响,虽然这些征税旨在振兴美国国内汽车制造业。但新关税必然提高美国的汽车价格,并将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。

  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艾比·斯坦普表示,部分汽车制造商可将一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,但这是将“以降低竞争、提高价格和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产量显著降低为代价”。

  安德森经济集团(Anderson Economic Group)预计,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,受关税影响成本将上涨 5000 至 8500 美元,包括客运货车、SUV 和一些皮卡。价格较高的大型 SUV ,关税带来的影响可能达到每辆车 10000 至 12000 美元。汽车保险费也可能上涨,因零部件成本提高,导致车辆维修费用随之上涨。

  目前美国汽车价格已经处于较高位置,额外关税将再次提高汽车价格,从而影响美国整体汽车需求。标普全球云开(Kaiyun)网站汽车研究预计,美国轻型汽车销量可能会从 2024 年的 1600 万辆下降到未来几年的每年 1450 万辆至 1500 万辆之间。

  交银国际援引美国当地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汽车进口约800万辆,占总销量的约50%。从主要来源国及其出口数量来看,2024年墨西哥出口了约250万辆汽车,是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地。其次为韩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德国,分别出口约140万、130万、110万、40万辆。其中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大多数车辆符合USMCA的豁免条件,受影响不大。受影响最大的依次为韩国、日本和德国。

  海外机构数据显示,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品牌中,特斯拉美国本地化率100%,福特77%,本田65%,Stellantis集团57%,斯巴鲁56%,通用汽车与日产均为52%,丰田48%,宝马48%,梅赛德斯-奔驰43%,现代起亚33%,大众汽车集团21%。

  汽车咨询机构骏特咨询(JATO Dynamics)分析师菲利普·穆诺兹表示,事实上,汽车制造商将以不同方式受到关税影响。例如,2024 年,美国底特律“三巨头”,即、福特和在美销售了约 185 万辆进口轻型汽车,占其全球总销量的 13%。相比之下,丰田、本田和日产这三个最大的日本品牌去年全球销量为 1790 万辆,其中,153 万辆美国市场销量来自进口,占9%。对德国大众汽车集团、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来说,美国对其进口汽车的需求占其全球总量的 7%。也就是说,从销量占比来看,底特律“三巨头”可能比德国和日本的制造商更容易受到关税的影响。

  而中国2024年对美出口11.6万辆汽车,且基本是通用、福特等在中国生产的车辆出口为主,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没有布局对美国市场,关税对其直接影响几乎为零。

  中国整车企业出口虽不受此轮关税直接影响,但零部件企业却面临挑战,加征的25%关税对相关企业影响较大。

  海关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对美零部件出口额达171.5亿美元(仅为海关税则列明汽车或机动车辆用的零部件),占我国零部件出口总额的15.6%,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车身零部件、铝合金车轮、动力总成及零部件、底盘零部件、轮胎、玻璃、电子电器等。此外,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153.2亿美元,同比增长13%,占中国当年锂电池出口总额的25.1%。

 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表示,多年来,美国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。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25%关税,国内零部件企业为降低影响,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应对,对美出口有所下降。这次,我国零部件企业海外投资的地区(如东盟国家)也被加征大额关税,也直接影响我国企业海外生产基地的对美出口。

  吴松泉表示,考虑跨国零部件贸易的库存期和切换供应商的周期,相关关税加征措施实施后,一定时间后我对美零部件出口可能会出现明显下滑。

  报告认为,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直接出口美国部分,虽然此次加税针对部分产品仍可和车企商谈关税分担,但长期来看中国汽零厂需考虑本地化生产。在墨西哥和加拿大拥有生产基地的汽车零部件厂商,还需满足USMCA协定标准,提升北美配套价值比例至75%以上。

  光大证券报告指出,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地(2024年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数量为245.9万辆,位居第一),结合本轮关税政策对各地区关税加征幅度来看,墨西哥建厂仍为短期避险最佳选择,叠加关税冲击下各在美车企加速本地化进程,预计在美/墨布局的零部件企业有望受益。

  业内专家认为,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海的影响呈现“短期阵痛、长期倒逼转型”的特征。企业需通过品牌化、本地化、供应链优化应对挑战,同时抓住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全球趋势,开拓多元化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