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划年内生产1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,并在2026年将目标提升至5-10万台,每年以十倍速度增长。
尽管宇树科技的产品在上架不久后便遭遇下架,但这一举动无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:人形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步成熟,并即将进入寻常百姓家。
据预测,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24亿美元,这一规模远超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。
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于“0到1”爆发的临界点,中国供应链在成本与效率上的优势凸显,国产零部件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在于模拟人类运动能力,而执行器(关节模组)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部件。
为了模拟人类的运动,每台机器人需要配备数十个运动执行器,每个执行器的成本大约为数万元人民币。
在Optimus人形机器人中,执行器占据了零部件总成本的51.4%,其技术难度和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模块。
拓普集团早在2023年便瞄准这一赛道,通过自研永磁伺服电机、无框电机及集成控制技术,成功开发出直线执行器与旋转执行器,并向特斯拉等客户多次送样并获得认可。
2024年1月,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的宁波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,年产能达30万套电驱执行器,较2023年的0.02万套增长1500倍。
拓普集团与特斯拉的合作始于2016年,初期以供应Model3轻量化底盘部件为主。
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扩张,拓普的产品线逐步延伸至减震器、内饰件、热管理系统等领域,单车配套价值从数百元提升至近万元。
双方的合作模式也从传统Tier1升级为Tier0.5级,即深度参与整车设计,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。
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订单黏性,更使拓普集团在特斯拉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2023年特斯拉为拓普贡献收入78.6亿元,占总营收39.9%,成为拓普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依靠特斯拉的助力,拓普集团近年来可谓是吃尽了新能源汽车爆发的时代红利,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。
2019-2023年,拓普集团的营收从53.59亿元增长到197.01亿元,翻了将近4倍,净利润从4.56亿元增长到21.51亿元,增幅接近400%。
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陷价格战,多数供应链企业利润承压,拓普集团的日子过的却相当滋润。
2025年1月21日,拓普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,报告期内,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28.55亿-31.55亿,同比最高增长46.68%。
与特斯拉的深度绑定,让拓普的技术能力有了强大背书。拓普集团也持续渗透到赛力斯、理想、蔚来、小米、比亚迪等一众新能源车企。
目前拓普已在宁波、重庆、武汉等地建立制造基地,并在美国、加拿大、巴西、马来西亚、波兰等国家分别设立制造工厂或仓储中心。
2024年,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29%,墨西哥、东南亚基地的投产将为其全球化布局注入新动能。
在新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中,“降本增效”已成为所有汽车制造商共同追求的目标。
2021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,拓普集团的毛利率稳定在20%左右,净利率则从8.88%上升至11.59%。
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有效的费用管控。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末,拓普的期间费用率为4.23%,较2019年的9.71%下降了5个百分点。
2025年1月,拓普集团发布公告,计划以3.3亿元收购奇瑞汽车供应商——芜湖长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。
芜湖长鹏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拥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和稳定的客户基础,其产品与拓普集团现有业务具有较高的协Kaiyun中国同效应。
通过收购,拓普集团不仅能够快速获得新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资源,还能进一步巩固与奇瑞汽车等客户的合作关系,为拓普集团带来新的增长点。
此外,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,公司的固定成本被更多的产量所分摊,将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。
拓普集团已经拥有8大系列产品,即汽车NVH减震系统、内外饰系统、车身轻量化、智能座舱部件、热管理系统、底盘系统、空气悬架系统、智能驾驶系统,单车配套金额约3万元,且公司产品线仍具备扩展空间。
目前,这8大产品已经构筑起“平台化”的竞争优势,汽车的任何一个核心部件,都能在拓普的平台上迅速实现量产。
2023年7月,公司的机器人事业部独立运营,执行器业务被列为第九大产品线。
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Kaiyun中国在即,拓普有望复制其在汽车领域的成功路径,成为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的全球龙头。
在汽车电动化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,拓普集团凭借“客户+产品+成本”的三重壁垒,不仅扛住了2024年的行业价格战,实现业绩增长,更打开了万亿级机器人市场的想象空间。
关注飞鲸投研(id:Feijingtouyan),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《成长20:2025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》投资报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