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证报中证网讯(王珞)4月28日,凌云股份(600480)发布2024年年报,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8.37亿元,同比增长0.72%;归母净利润6.55亿元,同比增长3.77%;扣非净利润5.45亿元。基本每股收益0.71元;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.3元(含税),预计总派发金额为2.82亿元,同时拟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.3股。
近年来,公司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年报显示,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8.02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4.26%。完成多项重点预研项目、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工艺技术攻关项目,支撑技术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提升,技术提升助力公司与主流主机厂如奔驰、宝马、TSL、STLA、大众、本田、日产、丰田、长安等国内外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,市场新订单逐年提升,全年累计新订单销售收入510亿元,其中中标一汽红旗某项目、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某项目,成功填补热成型双门环产品谱系空白;成功进入小鹏汇天低空飞行项目配套体系;汽车管路业务在新能源储能领域新项目订单量大幅增加。此外重点投向高强度钢辊压成型、传感器技术等领域成效显著。其中,1500兆帕超高强钢座椅横梁工艺实现量产应用,填补国内技术空白,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领先地位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科研机构揭榜“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”创新任务,切入六维力传感器赛道。
新能源业务成为增长引擎,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,凌云股份凭借前瞻布局抢占先机。年报披露,公司云开官网电池壳业务已进入保时捷、宝马、奔驰等高端客户供应链,成为利润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。德国子公司WAG凭借保时捷A级供应商资质,并获优先新项目定价权,国际化竞争力持续增强。此外,公司储能业务取得突破,中标北美新能源头部企业储能项目,实现汽车零部件与储能产品协同供货,新能源业务矩阵初具规模。浙商证券研报认为,随着全球电动化渗透率提升,电池壳及热管理系统需求将持续放量,公司有望依托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全球化战略深化,提质增效显成效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,凌云股份通过全球化布局与精细化管理夯实韧性。公司主导产品有车身安全结构产品、新能源车电池产品及汽车管路系统等,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及封装系统、汽车流体控制系统、汽车热管理系统、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及智能制造工程,下辖分子公司分布于德国、墨西哥和印尼以及国内30多个省市和地区,形成了覆盖全球三大汽车市场的协作配套格局。报告期内,公司完成墨西哥生产基地增资,强化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;同时,依托德国、墨西哥等海外基地,与宝马、Stellantis等国际车企深化合作,海外收入占比稳步提升。
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高景气趋势,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。华安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强调,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,凌云股份在热成型、电池壳领域的先发优势将加速业绩释放,预计2024-2026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4%。浙商证券则指出,公司传感器业务与机器人产业形成战略协同,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,“汽车+机器人”双轮驱动模式将打开估值空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凌云股份同时公布2024年度“提质增效重回报”行动方案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“提质增效重回报”行动方案,强调公司高度注意投资者回报,以持续和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,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。按照2024-2026年度股东回报规划,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一致性、合理性和稳定性。2024年已连续实施2023年度和2024年半年度的分红方案,每10股派发现金分别为2.5元和1元,分红总额3.3亿元。本期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.3元(含税),预计总派发金额为2.82亿元,同时拟以资本公积金转增每股0.3股。
凌云股份表示,公司未来着眼“建设世界一流汽车零部件集团化供应商”的发展定位,以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”为目标,继续顺应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趋势,紧跟重点客户战略规划及布局调整,把握行业变革方向,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积极推动向轻量化、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的方向发展,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,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,着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调整,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中证网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云开官网中国证券报·中证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、中证网。中国证券报·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,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、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
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
全国政协委员、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一级巡视员罗卫建议:加快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